濱海新城瀝海工業區,一種叫光催化的前沿技術,在此得到產業化。這一切得益于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建立。
2010年11月份,浙江和諧光催化科技有限公司與福州大學的付賢智院士共同成立的院士專家工作站正式掛牌。當時,這是紹興市委組織部和市科協聯合授牌認定的首批十家院士專家工作站之一。
此后7年時間里,在院士的指導下,公司不斷研發,光催化產品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開始被國內市場廣泛認可。
意外結緣院士專家
與植物的光合作用類似,光催化就是讓一定波長的光照射在納米光催化劑上,使受污染的水和空氣中甲醛、苯等有機物迅速氧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從而達到徹底清除空氣污染的目的,同時還有殺菌。除臭、防霉、凈化空氣的功能。
“和諧光催化”總裁陳納新說,他在很早的時候,就了解到了這種新技術,并產生了濃厚興趣。”陳納新說,從2001年起,他便一直致力于站落下新興產業推廣和科技新產品的研發經營,許多開創性的科技策劃案例均出自他手,如廣州高科技名品(成果)展貿中心、中國首屆“科技走進生活”體驗式高科技成果(新品)博覽會,中國第一家“科技超市”等。
而他與付賢智院士的結識,則是在2009北京召開的一次光催化技術的論壇上。當時,陳納新作為企業代表參加了此次論壇。而付賢智則是主講嘉賓,在論壇上作了主題報告。
“光催化技術和市民生活息息相關,走入千家萬戶指日可待。”與付賢智院士的想法不謀而合,陳納新主動上前跟付賢智院士認識,并還交換了名片。
此后,陳納新攀上了付賢智院士這門“高親”,他還去福州大學參觀了付院士組建的國家環境光催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對光催化技術的認識日漸加深。
光催化實現產業化
有意思的是,在那次“北京論壇”后,陳納新還開始了自行研發,首先瞄準的是光催化空氣凈化燈。“通過兩年時間的不斷努力,第一代的光催化空氣凈化燈研發成功了,我還成功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陳納新說。
有了光催化空氣凈化燈的科研成果,陳納新決定回到老家上虞創辦實業,將科研成果產業化。2009年,陳納新在濱海新城瀝海工業區創辦了浙江和諧光催化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國人自己的“光催化產品王國”,陸續推出“紫馨”品牌的空氣凈化燈、空氣凈化器、光催化外墻自潔涂料等一系列光催化產品
如今,治理室內空氣污染已經成為市民普遍關心的話題。由于這種應用光催化技術的空氣凈化燈,能使得空氣中有害的甲醛、苯等迅速氧化分解為無毒、無味的二氧化碳和水,達到徹底清除污染的目的,因此,產品一推向市場,就頗受市民的喜愛。
汽車內空氣污染也一直為廣大車友所煩惱,看準市場空白,“和諧光催化”還推出了光催化車載凈化器。目前,已經研發至第六代,受到了很多車友的喜愛。
光催化市場的“追夢者”
2010年,紹興市科協鼓勵全市有條件的企業設立“院士專家工作站”。聽到這個消息,陳納新找到了付賢智院士,表達了“結親”的意愿,想不到付賢智院士欣然答應,還決定把他花了5年時間研發成功的光催化噴涂劑,與陳納新合作開發市場,實現“和諧光催化”的產業化。
這種神奇的涂料,經過光催化技術,這種噴涂劑能徹底分解PM2.5附帶的有毒有害物質。因此,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建筑外墻、混凝土、木材等基材上面,起到了抗老化、耐腐蝕、延長使用壽命的作用。
“我們曾經做過實驗,經過噴涂處理的外墻,可保持11年不經任何清洗,依舊如新。”陳納新說。在濱海新城科創園的浙江和諧光催化科技有限公司內,工作人員往兩塊鋁面板上噴水,進行效果對比試驗。“一塊鋁面板噴涂了光催化涂料,另一塊則是普通涂料,你可看出兩塊鋁面板表面的清潔程度。”付賢智院士專家工作站副站長單興剛說,根據國家權威機構的實驗證明,每噴涂1立方米的光催化涂料,就能清除95%的甲醛。
據了解,“和諧光催化”產品的誕生,意味著傳統產業或將迎來一次華麗轉身。站在綠色經濟的高點,就在最近,因為這項新科技,浙江和諧光催化科技有限公司還獲得了2000萬元的融資風投。
“我們的目標是打贏藍天保衛戰,圍繞光催化技術進行深度開發,立足紹興,置身長三角區域,走向全國。”陳納新說,目前公司已在上虞、杭州、重慶、南京等地成立了辦事處和公司,公司的光催化外墻自潔涂料也已用在了上虞、紹興等地的美麗示范街沿街立面改造等工程項目中。